陈文波
(沈阳工业大学 团委,沈阳 110870)
摘 要:高校作为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完善包括课程思政在内的高校思政育人体系,是重大的时代课题。从课程思政建设入手,有效呈现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意义、特点难点和育人作用,提出在“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到“神形兼备”“内外兼修”“师生兼顾”“标本兼治”“软硬兼施”,旨为高校科学开展坚定“四个自信”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思考方向。
关 键 词:四个自信;立德树人;课程思政;高校;大思政;三全育人
自古以来,“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主责主业。“教书”是教育的途径,“育人”才是教育的本质,“教书”与“育人”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但是近年来,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尤其是专业课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即往往偏向注重“教书”的效果和目的,而忽略其“育人”的作用和价值观的引领。个别教师甚至将课堂变成了传播错误思想的平台,公然发表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不当言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造成负面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今天的年轻人是平视世界的一代人,是近代中国最自信的一代人,加强“四个自信”教育,让这种自信成为当代青年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源,是高校教育的目的所在。育人先育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坚定“四个自信”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课程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载体,课程思政建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与此同时,面对课程思政建设新形势,教育部在2020年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再次提出新的要求[1]。面对课程思政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做到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从五个“兼”的角度科学推进“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
一、神形兼备,探索“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新趋势“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神形兼备。“神”即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内容,“形”即课程与思政结合的形式。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没有内容的形式是空洞的形式,没有形式的内容是要素。如何根据符合历史发展和时代特点的内容来设计形式,又如何以与之相适的新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真正统一,是课程思政在发展道路上需要坚持探索的问题。
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且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因此,要牵住课程思政中“内容”这一“牛鼻子”。课程思政建设在思政方面的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所学专业课程,向学生讲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继承和发展的瞩目成效[2]。
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形式匹配内容,就能促进学生对内容的吸收;形式不契合内容,就会阻碍学生对内容的吸收。课程思政内容多样,要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与内容相适应的形式来实现课程思政的具体化和实践性,推动课程思政观照现实,回应现实诉求。课程思政要发挥其全新的、独有的育人功能和作用,必须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进入新时代,社会的发展更加开放、多样,青年学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很难准确认清自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以及眼前现实情况和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3]。因此,课程思政的“形”必须紧密联系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及现实需求,以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1.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很多高校启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实践过程中,随之出现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机械化结合、课程标签化建设等现象[4]。对此,施教者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不论是思政课程建设,还是课程思政建设,最终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5],协同育人的效果要看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养成和最终的行为转化。当前新媒体新技术、碎片式学习等全新的学习理念已经融入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的“学情”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媒体矩阵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内容丰富、个性化强的特性,使其对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高校应把握时代脉搏,打破思想藩篱,讲好中国故事,走出实践误区,深挖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结合最新的媒体技术,使课程本身在提升学生个性化喜爱程度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回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6]。应坚持课程思政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立足现实,通过对具体内容深刻意义的思考和把握,将理论讲授建立在对学生具有现实吸引力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2.把有感情的事情做得有感觉获得感是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重要考察依据,专业教师应从两方面提升青年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吸收思政元素的获得感:首先,青年学生在成长中存在相当程度的思想困惑。青少年三观尚未定型,在遇到问题时难免有诸多思想困惑。课程思政建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给予青年学生正向的思想引领,增强个体的自我关联性。其次,要着力解决青年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关照学生专业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是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不仅强调理论教育,而且重视所结合的理论内容在应用中能否解决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在同时学习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将个体的理论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提升理论观念与个体诉求的匹配度,从而增进学生的内在获得感。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之下,再次坚定了我们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高校的课程思政在课程中可结合这些内容,上好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思政大课”,让青年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3.把有高度的事情做得有温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从专业课程教学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渗透,从逻辑上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思想魅力。但原理本身与学生的潜在距离,使得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缺少学生参与课堂,很容易就成为施教者“自问自答”的舞台。因此,施教者要放下身段,到青年学生中去,融入其中,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传授逻辑性强且具有一定深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让有“高度”的理论知识变成有“温度”的叮咛告诫,从而发挥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教师独有的思想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建设唯有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才能既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又深入地开展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培育学生的专业素质,又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内容可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传播核心,以榜样人物、科研故事、学科发展史等多种形式,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使之成为广大教师生动有趣的、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二、内外兼修,打通“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新途径“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内外兼修。这里的“内外兼修”从三个维度来理解,分别是“课内课外”、“网内网外”和“校内校外”。不论从哪个维度讲,都需要施教者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通过施教者巧妙的设计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进行紧密融合,将课程思政建设中“被遗忘”和“被忽略”的育人功能从每一门专业课程中发掘出来。这不是对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培养功能的削弱,而是对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价值的进一步彰显[7]。因此,施教者要探索建立“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互动、线上与线下同频共振、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高效联动”的全方位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1.“课内课外”一脉相承所谓“课内课外”分为两个角度:一是从思政课程角度讲“课内课外”,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统一;二是从第一课堂的角度讲“课内课外”,即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统一[8]。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同向同行。高校中除思想政治课程外,还开设许多不同的专业课程,其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新时代对课程思政研究,就是要弄清其政治方向、育人目标、文化认同与思政课程建设的统一性问题。首先,政治方向要一致。回归教育本质,其最终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把握好政治方向则是做好课程思政的重中之重。课程思政要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坚决反对为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的“形式主义”,更要提防因方向不明、认知不强、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低级红、高级黑”。其次,育人目标要一致。课程思政首先要扭转“只教知识不育人”的窘迫被动局面,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其目标归根结底在于育人,在于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要求高校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青年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堪当时代大任的新型人才[9]。最后,文化认同要一致。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份滋养不仅体现在社会存在,亦体现在社会意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都不同层次地涉及到文化和价值观认同的问题,要把这种对两者的认同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目前对两者的统一认同,教育当代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者共同的努力方向。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要有效互动。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有效延长专业课程育人“手臂”,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有效地巩固了第一课堂思政教育成果,拓展了课程思政实施载体,强化了课程思政育人的实际效果[10]。相比于思政课程正面阐述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的显性教育,课程思政更加体现出在政治方向上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的重要性。在第一课堂里,教师要在理论讲授方面争取更好的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但在第一课堂之外,教师们需要搭建更大的平台、动员